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道堤防减压井及测压管的管理要求、维护方法、监测内容及安全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河道堤防减压井及测压管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Pressure Relief Wells and Piezometers of River Dik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河道堤防减压井及测压管管理规程》(DB34/T 3079-2018)是安徽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河道堤防中减压井与测压管的管理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河道堤防工程中的减压井和测压管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监测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行业适用性,确保了在特定区域内执行统一的技术要求。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减压井”、“测压管”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减压井”是指通过降低地下水位来减轻堤防内外水压力差的一种设施;“测压管”则是用来测量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的重要工具。这些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准确的概念基础。
三、设计要求
根据第5.1条,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水文特征以及周边环境因素,合理布置减压井和测压管的位置与数量。同时需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长期使用需求。此外还强调了安全性考量,比如避免影响堤防主体结构完整性。
四、施工质量控制
第6章详细规定了从材料选择到安装调试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其中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工艺流程、隐蔽工程验收等内容。特别指出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实施,并接受监理单位监督,确保每一步骤都符合技术规范。
五、运行维护要点
对于日常巡查频率、故障排除方法以及定期检查项目等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如建议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另外还提到如何正确操作设备以延长使用寿命。
六、监测数据分析
依据第8章的要求,在收集到足够的观测资料后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以便及时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这不仅有助于评估现有设施效能,也为未来规划提供可靠依据。同时提醒相关人员注意保护原始记录,防止丢失或篡改。
七、应急响应机制
当遇到极端天气或其他突发事件导致系统失灵时,应当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关闭水源供应、组织抢修队伍赶赴现场处置等步骤。此外还鼓励建立跨部门协作网络,提高整体应对能力。
八、培训教育制度
为了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标准提倡定期举办培训班,普及最新知识和技术成果。同时倡导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每位员工都能胜任各自岗位职责。
以上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其中的规定。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遵守执行,共同促进河道堤防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