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别山山核桃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大别山区山核桃的栽培与生产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abie Mountain Walnu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119-2018大别山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大别山区山核桃栽培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选址、整地、栽植到后期管理等方面,对山核桃的种植进行了系统规范,为提高山核桃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选址与整地是山核桃栽培的基础环节。标准规定,山核桃园应选择在海拔200米至800米之间,坡度不超过25度的向阳山坡。土壤要求pH值在5.5至6.5之间,土层厚度不低于50厘米。在整地时,需先清除杂草和灌木,然后进行深翻,深度一般为30至50厘米,并施入适量有机肥作为基肥。
栽植密度直接影响山核桃树的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标准建议采用株行距4米×5米或3米×6米的栽植方式,每公顷栽植555至833株。栽植时间以冬季落叶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为宜。栽植时要确保苗木根系舒展,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
肥水管理是保证山核桃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标准指出,每年应根据树龄和长势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幼龄树以氮肥为主,成龄树则需平衡施肥。灌溉方面,要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特别是在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也是栽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标准强调,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巡查果园,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被推荐使用,特别是在病虫害高发季节,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避免环境污染。
修剪整形能够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实发育。标准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冬季修剪,去除枯枝、病虫枝和过密枝,保留健壮的结果母枝。通过合理的修剪,可以有效调节树体营养分配,提高果实品质。
总之,《DB34/T 3119-2018大别山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为大别山区山核桃栽培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涵盖了从选址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于提升山核桃产业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