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美海棠育苗的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技术、苗期管理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北美海棠的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ursery Production of North American Crabapp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117-2018《北美海棠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北美海棠苗木培育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子采集与处理部分,标准指出应在果实成熟期及时采收,通常为每年9月至10月间。种子需经过自然干燥后去除果肉,并采用湿沙层积法进行低温处理,以打破休眠期。此过程对于提高发芽率至关重要,确保苗木生长初期具有良好的生理状态。
其次,在播种育苗环节,建议使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基质作为育苗床土。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0.5至1厘米之间,覆土后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播种后应覆盖薄膜保温保湿,待幼苗出土后再逐渐揭膜通风,防止徒长。
关于苗期管理,标准强调要定期检查并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季节要加强监测力度。同时,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时追施肥料,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繁茂,后期增施磷钾肥增强抗逆性。
此外,还特别提到定植前需要对小苗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去除过密或损伤的枝条,有助于形成良好树形结构。并且在移栽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根系完整,避免机械损伤影响成活率。
最后,在日常养护中还需注意合理灌溉和适度遮阴措施,特别是在夏季酷暑期间,可通过喷雾降温等方式缓解热害影响,保障北美海棠健康茁壮成长直至出圃销售。这些细致入微的操作均体现了规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能够有效指导实际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