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羊鲜精人工授精的技术要求、操作程序、设备与材料、人员要求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肉羊鲜精人工授精技术的操作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resh Semen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in Meat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140-2018《肉羊鲜精人工授精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肉羊鲜精人工授精提供了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鲜精采集环节,标准规定采精频率应控制在每周2至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2天。这是基于公羊的生理特点和精子生成周期设定的,既能保证公羊的健康又能确保精子质量。
其次,关于鲜精品质检查,标准要求精子密度不得低于0.5×109/ml,活力不低于0.7,畸形率不超过20%。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受精的成功率,尤其是活力指标,是判断精子能否顺利穿透卵子的重要参数。
再者,在稀释液配制方面,标准推荐使用葡萄糖、柠檬酸钠等成分作为基础配方,并强调稀释倍数不宜超过1:10。这是因为过度稀释会降低精子的存活时间,影响后续的人工授精效果。
此外,对于冷冻保存条件,标准指出温度应保持在-196℃至-150℃之间。这样的低温可以有效抑制细胞代谢活动,延长精子的保存期限。
最后,在输精操作上,标准建议输精量应在0.25至0.5ml之间,输精深度以达到子宫颈内口为宜。这有助于提高受胎率,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以上是对DB34/T 3140-2018中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肉羊人工授精工作的技术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