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泉流水养殖草鱼的场地选择、设施建造、鱼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利用山泉流水进行草鱼养殖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Grass Carp Culture in Spring Flow Wa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162-2018《山泉流水养殖草鱼技术操作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在山泉水环境中养殖草鱼的技术要求。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选址与设施建设】
1. 山泉水源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即水质需达到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解读:确保水源清洁无污染,这是保障草鱼健康生长的基础条件。
2. 养殖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且远离工业污染源的地方。
解读:适宜的地形和环境有助于草鱼的生存和成长,同时避免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
3. 鱼池建设应采用防渗漏设计,并配备进排水系统及增氧设备。
解读:良好的池塘结构能防止水资源浪费,完善的水循环系统和供氧装置能够满足草鱼日常活动的需求。
【苗种选择与放养】
1. 苗种来源正规,体表光滑无病斑,规格整齐。
解读:优质的苗种是成功养殖的前提,健康的个体更易适应新环境并快速成长。
2. 放养前需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常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分钟。
解读:消毒可以有效杀灭附着在苗种身上的细菌或寄生虫,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3. 每亩水面投放规格一致的草鱼苗种约1500尾左右。
解读:合理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又不会造成过度拥挤导致缺氧等问题。
【饲养管理】
1. 日常投喂以新鲜青饲料为主,辅以配合饲料。
解读:青饲料富含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有利于草鱼消化吸收;配合饲料则补充必需氨基酸和其他微量元素。
2.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值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饵量。
解读:动态监控水质状况,及时作出反应,保证鱼类生活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3. 每周巡塘一次,观察鱼群活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解读:定期巡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比如浮头现象可能是缺氧预警信号,应及时开启增氧机或者改善水体交换。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基础建设到具体操作等多个环节,遵循这些原则有助于实现高效稳定的山泉流水养殖草鱼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