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药材种子前胡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中药材种子前胡的生产、加工、销售及检验。
Title:Chinese Medicine Seed - Peucedanum praeruptor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157-2018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前胡这种中药材种子的产地环境、种子生产、种子采收与处理、种子质量检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下是一些关键内容的详细解读:
产地环境
标准指出,前胡种植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富含有机质的地方。土壤pH值宜在6.5至7.5之间,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佳。这样的环境能够确保前胡种子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种子生产
对于前胡种子的生产,标准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每亩播种量应在1.5公斤左右,行距控制在30厘米,株距保持在20厘米。这样可以保证植株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同时也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种子采收与处理
当前胡果实呈黄褐色时即可采收。采收后需及时晾晒或烘干,以防止霉变。种子处理过程中,要通过风选、筛选等方法去除杂质,并进行发芽试验,确保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85%。
种子质量检验
种子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净度分析、发芽试验和水分测定四个部分。外观检查主要看种子是否饱满、色泽正常;净度分析是指计算纯净种子重量占样品总重量的比例;发芽试验用于评估种子活力;水分测定则是为了控制种子的储存条件,避免过高水分导致种子劣变。
以上就是对DB34/T 3157-2018中关于前胡种子相关规定的重点解读,希望能帮助到从事中药材种植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