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光伏系统的防火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安装的光伏系统防火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re Protection of Building Photovoltaic Sy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188-2018《建筑光伏系统防火技术规范》是一部专门针对建筑光伏系统防火设计、施工和验收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防火间距要求
根据该规范第5.1.2条,建筑光伏系统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表5.1.2的规定。例如,当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物屋顶时,与周围可燃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米。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阻止火势蔓延,保护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材料阻燃性能
第6.2.1条规定了光伏组件背板及支架等材料的阻燃性能要求。所有用于建筑光伏系统的材料必须具有不低于B1级的难燃性等级。这意味着这些材料在受到火焰作用时不会迅速燃烧或产生大量有毒烟雾,从而降低火灾风险。
系统接地与防雷措施
按照第7.1.3条的要求,建筑光伏系统需采取完善的接地和防雷措施。具体包括设置独立的接地装置,并保证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同时,还应配备避雷针或其他形式的外部防雷设施来防护直击雷。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雷击引发的电弧起火事故。
应急疏散通道设置
规范第8.1.5条强调了对于大型光伏发电站而言,必须合理规划应急疏散通道。每个工作区域都应当设有至少两个方向的出口,并且保持通道畅通无阻。此外,在夜间或者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还需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撤离。
以上仅为部分重点内容解析,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情况全面考虑各项指标要求。希望上述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DB34/T 3188-2018《建筑光伏系统防火技术规范》。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