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水运工程中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的检测方法、设备要求、操作步骤及结果评定。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水运工程中预应力结构的有效应力检测与评价。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Detection of Effective Stress in Prestressed Tensioning for Highway and Waterway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指南》(DB34/T 3177-2018)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确保预应力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5.1.1 预应力筋张拉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裂纹、机械损伤等缺陷。这是为了保证预应力筋的质量,避免因表面缺陷导致的应力集中或失效问题。检查时需使用放大镜或其他专业工具,确保发现细微缺陷。
5.2.2 张拉设备在首次使用前及使用满6个月后应进行校准。校准内容包括压力表精度、千斤顶行程一致性等指标。校准可以采用国家授权的计量单位进行,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定期校准能够及时发现并修正仪器误差,防止因设备问题影响施工质量。
6.1.3 张拉过程中实际伸长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偏差应在±6%范围内。若超出该范围,应暂停张拉作业,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再继续。此规定是为了控制张拉应力的精确度,避免因应力过大或过小造成结构性能下降或安全隐患。
6.2.2 对于同一构件上的多根预应力筋,应保持同步张拉。同步张拉要求各根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和伸长量基本一致。可通过安装同步控制系统实现,确保整体受力均匀,提高结构稳定性。
7.2.1 检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方可上岗。检测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人员档案、设备台账、检测记录等。这些措施旨在保障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可靠性,提升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以上条款从材料准备、设备管理到施工操作以及后期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为预应力张拉施工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