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中教育智民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要求、功能规范、数据接口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内教育智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Education Smart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in Baoshan Information Benefit-for-People Project - Part 35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9.35-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35部分:教育智民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标准》是保山市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而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根据标准中的第5.2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要求教育智民公共服务平台在收集、存储和传输学生及教师个人信息时,必须采取加密措施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具体来说,所有敏感信息应采用不低于AES-256的加密算法进行处理,并定期更新密钥。此外,平台需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机制,限制对个人数据的访问权限,仅允许经过授权的人员接触相关信息。
平台兼容性与互操作性
标准第6.1节强调了平台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这意味着教育智民公共服务平台应当能够无缝对接现有的教育管理系统和其他相关服务系统。为此,平台需要遵循开放的标准协议如RESTful API接口规范,以便于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功能整合。同时,平台还应具备良好的扩展能力,可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升级迭代。
用户体验优化
在用户体验方面,标准第7.4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界面设计要简洁直观,符合用户习惯,减少学习成本。其次,响应速度必须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确保用户在任何时间都能快速获取所需服务。最后,还需提供多语言支持以及无障碍辅助功能选项,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
这些条款不仅体现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下对于教育领域提出的新挑战,也为未来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不仅可以有效保障师生的信息安全,还能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