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中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范围内开展的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服务的规划、实施与评估。
Title:Bao Shan City Information-based People's Livelihood Project Comprehensive Standard Part 29: Grid-based So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9.29-2019《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的第29部分专注于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服务。这一部分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效率,确保服务覆盖全面且高效。
重要条文解读
# 1. 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 条文内容:网格应按照地理区域、人口分布、行政单位等要素合理划分,并赋予唯一编码。
- 解读:明确网格划分标准有助于形成统一的数据管理基础。唯一编码机制保证了每个网格的信息独立性和可追溯性,便于后续的数据整合与分析。
# 2. 信息采集与更新机制
- 条文内容:信息采集需遵循实时性原则,定期更新以保持数据准确性。
- 解读:强调了动态管理的重要性。在社会管理中,人员流动频繁,及时更新信息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 3. 数据共享与安全保护
- 条文内容:建立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同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信息安全。
- 解读:数据共享可以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护体系,防止敏感信息泄露,维护公民隐私权。
# 4. 服务评价与反馈机制
- 条文内容:设立公众满意度调查制度,收集用户意见并据此改进服务质量。
- 解读:通过持续监测服务效果,了解群众需求,不断调整优化服务流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 5. 技术支持与培训
- 条文内容: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 解读:技术进步是推动网格化社会管理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专业人才则是关键所在。加强培训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为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以上是对DB5305T 19.29-2019《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第29部分中几个核心条款的具体分析。这些规定为构建高效有序的社会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