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中人口基础信息交换的标准要求、数据格式、交换流程及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在开展信息惠民工程时的人口基础信息交换与共享。
Title:Baoshan Municipal Information for People's Welfare Project Comprehensive Standard Part 18: Population Basic Information Exchange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9.18-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的第18部分专门规定了人口基础信息交换的标准。这部分标准旨在确保在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能够高效、准确地共享和交换人口基础信息,从而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促进社会管理现代化。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人口基础信息的定义和范围。根据标准,人口基础信息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出生日期等,以及家庭成员关系、居住地址等附加信息。这些信息是进行人口统计、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等工作的基础数据源。
其次,关于数据格式与编码规则,标准要求所有涉及人口基础信息的数据交换都应遵循统一的数据格式和编码规则。例如,身份证号码必须按照国家标准GB11643进行编码,确保唯一性和准确性。此外,对于新增或变更的信息,需要提供详细的变更记录,包括变更时间、变更原因及具体变更内容。
再者,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也是该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强调,在进行人口基础信息交换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或篡改。同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个人隐私权,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将个人信息用于其他用途。
最后,为了保证信息交换的质量,标准还提出了验收测试的要求。任何参与信息交换的系统都需通过规定的功能性和性能测试,以验证其是否符合标准的各项要求。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系统的可靠性,也有利于维护整个信息交换网络的稳定运行。
总之,《DB5305T 19.18-2019》第18部分为规范保山市范围内的人口基础信息交换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对于推动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