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针加手法治疗肾气亏虚型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疗效评价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电针加手法治疗肾气亏虚型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acupuncture and Manual Therapy for Overactive Bladder of Kidney Qi Deficiency Typ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ATCM 001-2024《电针加手法治疗肾气亏虚型膀胱过度活动症技术规范》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更新。其中,关于“电针刺激参数”的设定是一大亮点,也是临床应用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将围绕这一条文的变化展开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电针刺激参数的设定较为笼统,仅规定了频率范围为1~100Hz,强度为1~5mA,但未具体区分不同病情阶段的具体数值选择。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参数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更为详细的指导:
1. 对于轻度肾气亏虚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推荐使用低频(10~30Hz)和较低强度(1~2mA)的电针刺激。这种设置能够温和地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症状而不至于造成过度刺激。
2. 中度患者则需要采用中频(30~60Hz)与适中强度(2~4mA)。这样的组合既能有效激活相关穴位的功能,又可以避免因刺激过强导致的不适反应。
3. 针对重度病例,则可考虑高频(60~100Hz)结合稍高强度(3~5mA),以达到快速改善症状的目的。
此外,新版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如头晕、恶心等不良现象时应立即降低电流直至停止治疗。同时鼓励医生结合传统中医理论灵活调整方案,确保疗效最大化的同时保障安全。
通过上述改进,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