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茶叶生产管理的综合技术要求,包括组织管理、人员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档案记录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范围内茶叶生产的管理活动。
Title:Comprehensiv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tandardized Tea Production in Baoshan City - Part 5: Production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2.5-2019 保山市茶叶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规范》的第5部分专门对茶叶的生产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这部分内容对于指导茶农和相关企业科学、规范地开展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标准强调了茶园的合理布局与建设。要求茶园选址应选择在海拔800至2000米之间,坡度不超过25°的地方,土壤pH值在4.5至6.5之间。同时,提倡采用梯级台地式种植方式,以利于水土保持和机械化操作。对于新建茶园,建议使用无性系良种苗木,并且要确保苗木健壮、根系发达。
其次,在日常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比如,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深翻改土工作,深度应在20厘米以上;合理施肥,有机肥与化肥的比例应控制在1:1左右,氮磷钾的比例为3:1:1;及时修剪枝条,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病虫害防治上,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昆虫等,化学农药仅作为辅助手段,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再者,关于采摘环节也有明确要求。春茶开采前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采摘工具清洁卫生;采摘时应遵循“采高留低”原则,即采摘顶部叶片而保留下部叶片继续生长;鲜叶收集后应立即送往加工厂处理,避免长时间堆放导致品质下降。
最后,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做出了相应规定。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废弃物排放,提倡循环利用资源;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些条文不仅体现了保山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还充分考虑到了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