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蛋黄果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蛋黄果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mmecythere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31-2018《蛋黄果栽培技术规程》是由云南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蛋黄果的种植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中明确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高的优良品种。在实际操作中,种植者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合适的品种。例如,在温暖湿润地区可优先考虑耐湿性强的品种;而在干旱地区则应选择耐旱型品种。
二、园地选择与规划
园地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蛋黄果树的生长发育。标准要求园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同时强调了合理规划的重要性,包括行距、株距的设计,确保每棵树都能获得充足的光照和养分供应。合理的间距一般为4米×5米或5米×6米。
三、定植技术
定植时要保证苗木质量,选用无病虫害、健壮的幼苗。定植深度以苗木原土印为准,不宜过深或过浅。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并覆土保墒,促进根系快速恢复生长。此外还应注意适时修剪,去除多余枝条,集中养分供给主干及主要侧枝。
四、肥水管理
肥料施用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基肥应在秋季结合深耕施入有机肥,如堆肥、厩肥等,用量约为每亩2000-3000公斤。追肥则根据生长季节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春季注重氮肥的补充以促进新梢生长;夏季适当增加磷钾肥比例,增强果实品质。
水分管理上,要建立完善的灌溉设施,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保证土壤湿度适宜。但也要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涝害,影响根系呼吸。
五、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虫害的预防,标准提倡采用农业综合防治措施,比如轮作制度、清洁田园等方法减少病源基数。化学药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执行,并注意交替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另外,定期巡查果园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六、采收与贮藏
当果实颜色由绿色转为黄色且质地变软时即可采收。采收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采后的蛋黄果需要经过分级包装才能进入市场销售。短期贮藏可采用冷藏方式延长保鲜期,长期保存则需结合气调库等先进技术手段。
以上是对DB5305/T 31-2018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从事蛋黄果栽培工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当然,具体实施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完善栽培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