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料大麦保大麦14号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饲料大麦保大麦14号的生产、检验和贸易。
Title:Feed Barley - Baoda No.1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2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饲料大麦 DB5305T 21-2018 是云南省饲料大麦的一项地方标准,主要用于规范饲料大麦的生产、质量检测和分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特别是与保大麦14号相关的部分。
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云南省内生产的饲料大麦,包括保大麦14号品种。这表明标准不仅涵盖了饲料大麦的一般特性,还特别针对保大麦14号这一特定品种设定了更为详细的指标要求。
感官要求
饲料大麦的感官要求主要包括色泽、气味和杂质等方面。对于保大麦14号来说,其色泽应为金黄色至浅棕色,具有正常的麦香味,无霉变或异味。杂质含量不得超过规定限值,以确保饲料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是衡量饲料大麦质量的重要参数。对于保大麦14号,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纤维素含量等关键指标。例如,水分含量不应超过14%,粗蛋白含量不低于10%,纤维素含量不超过15%。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到饲料的储存稳定性以及动物的消化吸收效率。
卫生指标
卫生安全是饲料产品的基本要求。标准中对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以及农药残留量做出了严格限制。对于保大麦14号,所有卫生指标均需符合国家标准GB 2761的要求,确保产品不会对动物健康造成危害,并间接影响到最终食品的安全性。
分级标准
根据上述各项指标的表现,饲料大麦被划分为不同等级。保大麦14号作为优质品种,在分级时会优先考虑其优良的内在品质。高等级的大麦意味着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好的适口性,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检测方法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标准还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方法指南。比如采用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等。这些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为判断饲料大麦是否达标提供了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DB5305T 21-2018 饲料大麦》通过对饲料大麦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规范,特别是针对保大麦14号这种优质品种制定了专门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助于提升饲料行业的整体水平,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