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冷杂铜中金、银含量的测定方法——火试金重量法。本文件适用于冷杂铜材料中金和银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Determination of Gold and Silver in Scrap Copper - Fire Assay Gravi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968-2013《冷杂铜中金、银含量的测定 火试金重量法》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冷杂铜样品中金和银含量的测定。以下是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样品制备
标准要求样品应具有代表性,通常通过破碎、混匀和缩分等步骤制备成分析试样。试样的粒度应小于0.2毫米,确保样品均匀性,这对于后续分析至关重要。
火试金重量法原理
该方法基于将样品与铅试金剂混合,在高温下熔融,使金和银被铅还原并富集于铅扣中。随后通过灰吹过程去除铅,得到含金和银的合金扣,最后通过称重确定其含量。
试剂与材料
所使用的化学试剂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尤其是铅试金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坩埚、灰皿等器皿也需经过适当处理以避免污染。
实验步骤
1. 称样: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试样(通常为50克),精确至0.0001克。
2. 加料:向试样中加入适量的铅试金剂和其他助熔剂。
3. 熔炼:将混合物放入高温炉中熔炼,温度控制在约1000摄氏度左右。
4. 灰吹:熔融后的铅扣需进行灰吹处理,去除多余的铅。
5. 称重:最后对含金和银的合金扣进行称重,并计算金和银的含量。
结果计算
金和银的含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 C = \\frac{m}{M} \\times 100\\% \\]
其中 \\( C \\) 表示金或银的百分含量,\\( m \\) 是合金扣的质量,\\( M \\) 是试样的质量。
注意事项
-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时间等,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 使用的所有器具都必须清洁无污染,避免引入杂质影响测量结果。
- 每次试验至少平行测定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以上是对DB34/T 1968-2013标准中关于冷杂铜中金、银含量测定部分的重要条文进行了简要解读。这项标准对于规范冷杂铜中贵金属元素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