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徽州四雕中竹雕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要求、工艺流程、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徽州地区传统竹雕工艺品的生产、检验和贸易。
Title:Huizhou Four Carvings - Bamboo Carv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97.19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徽州四雕竹雕》(DB34/T 1954.3-2013)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中关于徽州传统工艺的重要规范之一。该标准对竹雕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基本要求、技术要求以及检验方法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传承和发展徽州竹雕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明确了“徽州竹雕”的概念,即以黄山市及周边地区出产的优质毛竹为原料,运用传统雕刻技艺制作的艺术品或工艺品。它强调了徽州竹雕的独特性在于其地域性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徽州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
其次,在分类方面,标准将徽州竹雕分为装饰类、实用类和陈设类三大类别。装饰类竹雕主要用于建筑装饰或家具装饰,如门窗隔扇上的雕刻图案;实用类则包括文房用品如笔筒、镇纸等;而陈设类则是独立展示的艺术作品。每种类别都有各自的技术特点和审美标准。
接着,标准提出了基本要求,包括原材料的选择、设计稿的绘制、雕刻技法的应用等方面。其中特别指出,原材料应选用生长周期在五年以上的毛竹,并且要经过严格的干燥处理以防止开裂变形。同时,设计稿需充分考虑竹材本身的纹理走向,确保雕刻效果和谐美观。
在技术要求部分,标准对雕刻深度、线条流畅度、表面光洁度等多个指标进行了量化规定。例如,装饰类竹雕的雕刻深度一般控制在2毫米至5毫米之间,而实用类产品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得大于0.8微米。这些具体数值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最后,标准还详细描述了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质鉴定等内容。通过专业的检测手段可以有效评估竹雕作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从而保障消费者权益。
总之,《徽州四雕竹雕》(DB34/T 1954.3-2013)不仅为徽州竹雕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对标准的学习和应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项古老的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