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景区建设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智慧景区的建设和评价工作。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mart Scenic Area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859-2019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是由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指导和规范智慧景区的建设和评估工作。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出发,对这一标准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一、智慧景区定义与总体要求
标准首先明确了智慧景区的概念,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景区资源优化配置和服务质量提升的新型旅游景区。对于智慧景区的整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其中特别强调了基础设施要具备良好的网络覆盖能力,并且信息系统需具备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及共享的功能,以确保游客能够获得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例如,要求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带宽不低于100Mbps;同时建议采用云计算平台作为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以便于统一管理各类业务系统。此外还提到要建立安全防护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措施来保护敏感信息不被非法访问或篡改。
三、业务应用系统开发
关于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本标准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方针。首先需要构建一个集成化的管理平台,用于整合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流;其次要设计面向公众的应用程序(APP),使游客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景点介绍、购票预订等相关信息;另外还要注意保护用户隐私,在收集个人信息时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采取加密技术防止泄露。
四、服务质量评估机制
为了保证智慧景区提供的服务质量达到预期效果,该标准还专门设置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满意度调查结果、投诉处理效率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速度等内容。这些指标不仅涵盖了硬件设施方面的考量,也包含了软件层面的服务态度等因素。只有当所有评分项目均满足最低标准时才能认定为合格的智慧景区。
五、持续改进与发展愿景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DB41/T 1859-2019》不仅仅局限于当前技术水平下的规定,而是鼓励相关单位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以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定期审视现有方案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并积极采纳国内外先进经验加以完善。
综上所述,《DB41/T 1859-2019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较为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框架,有助于促进我国旅游业朝着更加智能化方向迈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执行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这项国家标准的最大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