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方法选择、数据处理与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公路隧道工程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dvanced Geological Forecast of Highway Tunn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866-2019《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是一部福建省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和意义
标准明确指出,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提前掌握隧道前方的地质条件,可以有效预防突水、突泥等灾害事故的发生,同时优化施工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地质调查与资料收集
在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标准要求对隧道沿线的地层岩性、构造特征、地下水分布等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并且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如地形图、地质图等,为后续预报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预报方法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可以选择多种预报方法。标准推荐使用综合预报的方法,即结合物探法(如地震波反射法、电磁波CT法)与钻探法等多种手段来进行预报。这样可以相互验证结果,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于收集到的数据,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标准强调了数据分析的重要性,要求运用专业的软件工具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做出判断。此外,还应定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预报模型。
安全措施与应急预案
在实施超前地质预报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置警戒线、配备应急设备等。同时,还应该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迅速反应并妥善处置,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就是对DB35/T 1866-2019《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