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绒山羊光控增绒日粮配合饲喂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光控增绒技术、日粮配方设计、饲喂管理及记录。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采用光控增绒技术进行饲养管理的绒山羊养殖场。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ght-Controlled Wool Enhancement and Diet Feeding of Cashmere Go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578-2019《绒山羊光控增绒日粮配合饲喂技术规程》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绒山羊的产绒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光照控制的重要性
标准中明确指出,光照时间对绒山羊的生理周期有直接影响。适当的光照控制可以刺激绒山羊在特定季节增加绒毛生长。通常建议在冬季延长光照时间至16小时以上,以促进绒毛的生长。这一措施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日粮配制原则
标准强调了日粮配制应遵循营养平衡的原则。具体来说,日粮中的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成分的比例需合理搭配,确保满足绒山羊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例如,对于处于产绒高峰期的成年母羊,日粮中粗蛋白含量应达到14%-16%,同时保证钙磷比为2:1,以支持其高产绒需求。
饲养管理要点
在饲养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几点重要的操作指南:
1. 分群管理:将不同年龄、性别及生产性能的绒山羊分开饲养,以便更精准地提供饲料和管理。
2. 定期体检: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
3. 饮水供应:保证清洁充足的饮用水供应,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要防止因缺水导致的生产性能下降。
环境控制
良好的环境条件是保证绒山羊健康和高效生产的前提。标准要求羊舍内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一般为5°C-25°C),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此外,还需注意通风换气,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结论
DB15/T 1578-2019为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涵盖了从光照调控到日粮配制再到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仅可以显著提升绒山羊的产绒量,还能有效改善其整体健康状况,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