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网气象灾害预警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预警分级、预警流程及信息报送与发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行政区域内电网气象灾害的预警工作。
Title:Grid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Warning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795-2019 电网气象灾害预警规范》是河南省针对电网运行与气象灾害应对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电网气象灾害的分类、预警分级、预警信息发布及响应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依据。
标准将电网气象灾害分为大风、暴雨、暴雪、高温、低温、雷电、冰雹、冻雨、雾霾九类。其中大风、暴雨、暴雪、雷电、冻雨、冰雹属于强对流天气,具有突发性强、影响大的特点。而高温、低温、雾霾则属于持续性天气过程,影响时间较长。
标准提出了五级预警分级体系: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Ⅴ级(较轻)。例如,当预计未来6小时内可能出现平均风力达12级及以上的大风时,应发布Ⅰ级大风预警;若未来24小时降水量预计达到250毫米以上,则需启动Ⅰ级暴雨预警。
在预警信息发布方面,要求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气象部门负责监测预报,电力部门负责接收并采取相应措施。预警信息应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包括广播、电视、手机短信、互联网平台等,确保覆盖到所有可能受影响区域内的用户。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应急响应流程。各级电网企业接到预警后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设备巡查维护,必要时可调整运行方式以减少损失。对于已经发生的灾害情况,要迅速组织抢修队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并做好后续恢复重建规划。
总之,《DB41/T 1795-2019》作为河南省电网气象灾害预警工作的指导文件,在提升电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相关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共同维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