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夏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主要病虫害识别、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夏玉米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Summer Corn DB41/T 1803-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803-2019《夏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针对夏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网络,定期对田间病虫害情况进行调查和记录。特别强调了对玉米螟、粘虫等主要害虫以及大小斑病、锈病等常见病害的监测频率和方法。例如,规定每50亩设置一个监测点,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及时上报数据。这种持续性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病虫害,为后续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在生物防治方面,标准提倡利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同时,鼓励使用微生物制剂如白僵菌、绿僵菌等进行病虫害治理。这些生物制剂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害虫生长繁殖,而且对环境友好,不会造成污染。此外,还建议采用抗病品种或嫁接技术提高作物自身抵抗力。
化学农药使用的规范
尽管强调绿色防控为主,但当病虫害达到一定危害程度时仍需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标准明确规定了农药的选择原则、施药时间和剂量控制等内容。比如,当玉米螟幼虫密度超过10头/百株时可适当喷洒高效低毒杀虫剂;对于大小斑病,则应在发病初期选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叶面喷雾处理。所有用药均需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安全间隔期后方可收获。
农业管理措施
除了直接针对病虫害的技术手段外,农业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标准指出要保持良好的田间卫生条件,及时清除杂草和残株落叶以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合理轮作倒茬可以打破病虫害生活周期;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也有助于增强植株抗逆性。
总之,《夏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实现夏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方案。它既注重经济效益又兼顾生态效益,在实际应用中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