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草质量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饲草的质量评价。
Title:Feed Grass Quality Evalu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612-2019《饲草质量评价》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于2019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为饲草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规范,适用于内蒙古地区各类饲草的生产、加工及质量评估。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饲草”、“干物质”、“粗蛋白”等专业术语。例如,“饲草”是指用于饲养动物的各种植物性饲料原料,包括天然牧草、栽培牧草、农作物秸秆等。这一定义为后续各项指标的测定奠定了基础。
质量要求
在质量要求部分,标准规定了不同种类饲草的主要营养成分指标。如全株青贮玉米的干物质含量应不低于30%,粗蛋白含量不低于7%。这些具体数值是根据内蒙古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常见作物品种特性综合确定的,旨在确保饲草能够满足家畜的基本营养需求。
检测方法
标准详细描述了如何准确测量饲草的各项指标。例如,干物质含量采用烘干法测定,取样时需注意样品代表性;粗蛋白含量则通过凯氏定氮法来获取。每种检测方法都强调了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分级标准
为了便于实际应用,标准还设置了饲草质量分级制度。按照营养成分的不同水平,将饲草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这种分级有助于养殖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饲草产品,同时也为企业间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饲草质量评价》不仅规范了内蒙古地区饲草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而且为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饲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当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