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梁桥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抗震计算方法及构造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新建和改建的公路梁桥抗震设计。
Title: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Highway Beam Bridg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659-2019《公路梁桥抗震设计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的地方标准。该标准结合了当地地震活动特点和工程实践经验,对公路梁桥的抗震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抗震设防目标
标准明确指出,公路梁桥的抗震设防应达到三个水准的要求:第一水准为小震不坏,第二水准为中震可修,第三水准为大震不倒。这意味着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应表现出不同的性能状态。例如,在小震条件下,桥梁不应出现任何损伤;在中等强度地震下,允许一定程度的修复工作;而在强震情况下,则要确保桥梁不会倒塌,保障人员安全。
地震动参数
对于地震动参数的选择,标准强调应当依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确定场地的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并考虑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系数。此外,还应注意场地类别划分,不同类别的场地会影响地震波传播特性和结构响应特性。
桥梁抗震设计原则
1. 整体性原则:桥梁各部分之间应保持良好的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体系共同抵抗地震荷载。
2. 延性设计:通过合理布置构件截面尺寸及配筋量来提高结构延性,使结构能够在较大变形下仍能维持承载能力。
3. 冗余度原则:增加备用路径或替代方案以防止单一失效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构件设计要求
- 墩柱设计:墩柱应采用圆形或多边形断面形式,避免矩形断面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同时需保证墩柱具有足够的抗剪切能力和轴向刚度。
- 梁体设计:主梁宜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自重并增强抗弯能力。另外还需注意横向联系构件的设计,确保桥面板的整体稳定性。
- 支座设置:支座类型的选择应根据桥梁跨度、荷载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通常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或者球型钢支座作为常用选项之一。
施工与验收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不得擅自更改设计方案。特别是在关键部位如基础处理、钢筋绑扎等方面要格外谨慎。完成施工后还需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外观质量、几何尺寸偏差以及材料性能测试等项目。
以上就是DB15/T 1659-2019《公路梁桥抗震设计规范》中一些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确保公路梁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