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苜蓿青贮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收获、青贮制作、品质评价及储存与饲喂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盐碱地条件下进行的苜蓿青贮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lfalfa Silage Production on Saline-Alkali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664-2019《盐碱地苜蓿青贮技术规程》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主要用于指导在盐碱地条件下进行苜蓿青贮的技术操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苜蓿品种选择
标准指出,在选择苜蓿品种时应优先考虑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的品种。例如,“蒙农杂交1号”和“甘农3号”等品种因其良好的耐盐碱性和高产特性被推荐用于盐碱地种植。这些品种不仅能够在盐碱环境中生存下来,还能保持较高的生物量产出,这对于后续的青贮工作至关重要。
土壤改良与管理
对于盐碱地的改良,标准建议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施用有机肥料、使用化学改良剂以及通过灌溉来降低土壤盐分浓度。特别强调了合理规划灌溉制度的重要性,要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调整灌水量和频率,确保既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又不会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
收割时间确定
关于收割时机的选择,标准明确指出应在开花初期至盛花期之间进行收割最为适宜。此时植株干物质积累达到高峰,同时纤维素含量相对较低,有利于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此外,还应注意避开雨季,以防止因雨水浸泡而导致养分流失或品质下降。
青贮过程控制
在青贮过程中,压实程度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装填时必须充分压实,尤其是在边缘部位要特别注意不留空隙,这样才能有效排除空气并创造厌氧环境。另外,密封处理也是关键环节之一,需采用专用设备对窖体进行严密封闭,并定期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生。
贮存期间管理
最后,在整个贮存期间还需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定期监测温度变化情况、观察是否存在腐败变质迹象等。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比如适当通风换气或者补充水分等方法来维持适宜的发酵条件。
以上内容是基于DB15/T 1664-2019《盐碱地苜蓿青贮技术规程》中的部分内容所做的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