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栓翅卫矛育苗和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木出圃以及栽培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栓翅卫矛的育苗及栽培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Planting of Euonymus wing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760-2019 栓翅卫矛育苗及栽培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栓翅卫矛这一植物的育苗和栽培技术的地方标准。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子采集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指出,种子应在每年的9月至10月间采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作为采种对象。种子采集后需立即进行干燥处理,避免霉变。干燥后的种子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温度控制在5℃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50%左右。这样可以有效延长种子的保存时间,提高发芽率。
二、育苗方法
栓翅卫矛的育苗主要采用播种育苗法。首先,要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作为育苗地。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细作,并施足基肥。播种时,种子要均匀撒播于苗床上,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此外,为了防止杂草生长,可以在苗床上覆盖一层稻草或其他覆盖物。
三、苗木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加强水肥管理,确保苗木健康生长。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要及时进行间苗和定苗,保证苗木之间的适当间距,以利于通风透光。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定期检查苗木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此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促进苗木形成良好的株型。
四、移栽与定植
当苗木达到一定规格后,即可进行移栽定植。移栽前要先挖好定植穴,穴的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的大小来确定。定植时,要将苗木垂直放入穴中,填土压实,确保苗木稳固。定植后要及时浇透水,促进苗木扎根成活。定植后的初期管理同样重要,要继续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苗木顺利度过适应期。
五、栽培环境要求
栓翅卫矛适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因此栽培地的选择至关重要。栽培地应具有良好的排灌条件,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同时,栽培地的土壤pH值应控制在6.0-7.5之间,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栓翅卫矛的正常生长。此外,栽培地应具备一定的遮阴条件,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期,适当的遮阴可以减轻强光对苗木的伤害。
六、病虫害防治
栓翅卫矛常见的病虫害有立枯病、蚜虫等。对于立枯病,可以通过改善栽培环境,如控制土壤湿度,增强通风条件等方法进行预防。一旦发病,可使用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喷洒治疗。对于蚜虫,可以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进行生物防治,也可以使用吡虫啉等化学药剂进行喷雾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药物残留超标。
以上是对《DB63/T 1760-2019 栓翅卫矛育苗及栽培技术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提升栓翅卫矛的育苗和栽培质量,为生产出优质苗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