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玉兰(Cinnamomum camphora)培育的技术要求,包括苗圃地选择、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移栽定植、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广玉兰苗木的培育和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Camphor Tree (Cinnamomum camphor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759-2019广玉兰培育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广玉兰苗木培育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要求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种源,种子应来源于母树年龄在20年以上且结实丰盛的植株。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苗木具有良好的遗传品质和适应性,为后续培育奠定基础。
二、育苗地准备
育苗地需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整地时要深耕细作,施足基肥,并进行土壤消毒处理。这样的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三、播种与扦插
播种一般在春季进行,种子经过催芽处理后播种。扦插则多采用硬枝扦插法,在早春或秋季进行。标准强调了不同繁殖方式的具体操作细节,如种子处理方法、扦插基质选择等,以保证成活率。
四、田间管理
包括适时浇水、合理施肥、及时除草等内容。特别提到灌溉要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避免积水造成根系缺氧。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比例搭配,促进苗木均衡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明确了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及其防治措施。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方式,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强调要加强日常巡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六、苗木出圃
规定了起苗时间、包装运输等方面的要求。要求起苗前要充分灌水,保持土球完整;包装时要防止机械损伤,确保运输过程中苗木不受损。
以上是对《DB41/T 1759-2019广玉兰培育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提升广玉兰苗木的质量,满足园林绿化工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