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船载宽带卫星通信终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在浙江省内设计、生产和使用的船载宽带卫星通信终端设备。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hipborne Broadb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222-2019《船载宽带卫星通信终端主要技术参数要求》是浙江省针对船载卫星通信设备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船载宽带卫星通信终端的性能指标、功能要求以及测试方法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规范产品设计和质量控制,保障船舶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工作频段
标准规定了船载宽带卫星通信终端的工作频段应符合国际电信联盟(ITU)相关建议书的要求,并且需要支持Ku波段或Ka波段。这一规定确保了设备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与主流卫星系统兼容,满足不同海域的通信需求。
2. 天线增益
天线增益被设定为不低于25dBi,这意味着终端具备较强的信号接收能力。高增益天线有助于在恶劣海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通信连接,这对于远洋航行中的船只尤为重要。
3. 接收灵敏度
接收灵敏度要求达到-104dBm以上,这表明即使在弱信号环境下,终端也能有效捕捉到来自卫星的微弱信号。良好的接收灵敏度对于提高通信质量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远离陆地基站的情况下。
4. 数据传输速率
最低数据传输速率为512kbps,而最高可达2Mbps。这样的速度范围可以满足大多数日常航海业务的需求,包括电子邮件发送、文件传输及视频会议等。
5. 环境适应性
终端需能在温度范围-20℃至+55℃内正常工作,并且能够承受振动、冲击以及盐雾腐蚀等多种极端条件。这些严格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保证了设备能够在各种复杂的海洋环境中稳定运行。
6. 安全防护措施
标准强调了电磁兼容性和防雷击保护的重要性。具体而言,终端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避免因外界电磁场干扰而导致误操作;同时还要配备有效的避雷装置,防止雷电袭击造成的损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船载宽带卫星通信终端主要技术参数要求》不仅涵盖了基本的技术规格,还特别关注了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些细致的规定为制造商提供了明确的设计指南,同时也为用户选购合适的产品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