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珍贵树种大规格容器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圃地准备、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苗木移植、容器苗培育管理、出圃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主要珍贵树种的大规格容器苗的生产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arge-scale Container Seedlings of Main Precious Tree Spec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213-2019主要珍贵树种大规格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是一项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珍贵树种大规格容器苗的培育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育苗基质的选择
标准规定了育苗基质应选用疏松、透气且保水性良好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腐殖土与珍珠岩按一定比例混合,确保根系生长不受限制,同时满足水分和养分的需求。这一步骤对于保证苗木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2. 容器选择与规格
根据不同树种的特点,选择合适大小的容器是关键。标准建议根据目标苗木的高度来确定容器直径,通常为苗木高度的1/3至1/4。这样既能提供足够的空间让根系充分扩展,又不会因容器过大导致水分管理困难。
3. 移栽技术
移栽时需注意操作细节以减少对幼苗的伤害。标准指出,应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保持苗木根部湿润。此外,移栽后要立即浇透定根水,有助于稳定幼苗并促进其快速恢复生长。
4. 病虫害防治
防治病虫害是保证苗木质量的重要环节。标准强调预防为主,定期检查苗圃环境,及时清除杂草和枯枝落叶。当发现病虫害迹象时,应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昆虫等,必要时才使用化学药剂,且严格控制用药量和频次。
5. 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和灌溉是培育大规格容器苗的基础。标准推荐采用缓释肥料,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施加,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烧苗现象。同时,灌溉需根据天气情况调整频率,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即可。
通过遵循这些具体的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高珍贵树种大规格容器苗的质量,为后续造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