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低产茶园改造成立体生态茶园的技术要求,包括茶园规划、土壤改良、树种配置、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中低产茶园的生态化改造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Ecological Tea Garden - Part 2: Transformation of Low-yield Tea Gardens into Three-dimensional Ecological Tea Gard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8T 35.2-2018《立体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的第2部分主要聚焦于如何将中低产茶园改造成立体生态茶园。这一部分内容对于提升茶园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该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改造过程中,需确保茶园的地形、土壤条件适合发展立体种植模式。根据标准要求,应优先选择坡度适中的地块,并且土壤类型以深厚肥沃为佳。此外,还需对原有植被进行评估,保留有价值的树木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其次,关于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标准提出了明确指导。推荐使用多种乔木与灌木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多层次结构。例如,可以种植茶树作为底层作物,搭配如樟树、桂花等高大乔木以及山茶花等灌木。这种布局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增强茶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再者,在施肥管理方面,提倡采用有机肥料为主导的综合施肥策略。这包括施用腐熟农家肥、生物菌肥等,减少化肥使用量,从而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并改善土壤质量。
最后,病虫害防治也是一大重点。标准建议采取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捕)、生物防治手段(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数量)以及合理轮作制度来预防疾病发生。同时强调禁止使用高毒性和持久性化学农药,保障产品安全。
通过遵循上述规定进行中低产茶园改造,不仅可以实现产量增长,更能促进整个茶园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