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印制电路板镀覆孔热应力的测试方法,包括试验设备、试样要求、试验步骤和结果评定。本文件适用于评估印制电路板镀覆孔在热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
Title:Test Method for Thermal Stress of Plated Holes i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367-2019印制电路板镀覆孔热应力测试方法》是一项地方标准,主要用于规范印制电路板(PCB)镀覆孔在高温条件下的可靠性评估。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范围与适用性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单面、双面及多层印制电路板,特别是那些需要承受较高温度环境下的应用场合。它规定了如何通过热应力试验来检测PCB上金属化孔的质量,确保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会因热膨胀效应而失效。
术语和定义
- 镀覆孔:指在PCB基材上形成并填充有导电材料的通孔。
- 热应力:由于温度变化导致材料内部产生机械应力的现象。
- 可焊性:指PCB表面或元件引脚与焊料结合的能力。
技术要求
1. 样品准备
- 样品应为未组装完成的产品,且需满足制造商提供的设计规格书中的所有参数。
- 每个样本至少包含三个独立的测试区域,每个区域内至少有一个完整的镀覆孔。
2. 测试条件
- 温度循环范围:从室温到指定极限温度(通常为-55℃至+125℃),具体数值取决于产品的工作环境。
- 循环次数:一般设置为1000次完整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加热和冷却两个阶段。
- 恒定保持时间:每个极端温度下保持时间为15分钟。
3. 检验项目
- 外观检查:观察是否有裂纹、分层或其他形式的损伤。
- 电气性能测试:测量镀覆孔的电阻值是否超出允许偏差范围。
- 破坏性分析:必要时可采用显微镜等工具进一步确认内部结构完整性。
4. 合格判定准则
如果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所有样本均无明显缺陷,并且电气特性符合预期,则视为合格。否则应查找原因并改进工艺流程后再重新测试。
注意事项
- 在整个测试期间,必须严格控制环境湿度以防止水分侵入影响结果准确性。
- 对于某些特殊材质制成的PCB板,可能还需要调整上述标准中的某些参数才能获得可靠的数据。
以上就是关于DB34/T 3367-2019标准中关于印制电路板镀覆孔热应力测试方法的一些重点内容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