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花菜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运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白花菜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hite Cabbag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白花菜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其生产技术规程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DB34/T 1778-2019《白花菜生产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白花菜的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择适宜品种
标准中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这意味着在种植前需要充分了解当地气候条件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的品种。例如,在高温多湿地区应优先考虑耐热且抗病性强的品种;而在寒冷地区则需挑选耐寒型品种。
种子处理与播种
关于种子处理部分,标准强调了种子消毒的重要性。通过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等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此外,合理安排播种时间也很关键。一般而言,春播时间为每年春季气温稳定回升后开始,而秋播则应在秋季降温之前完成播种工作。
栽培管理措施
在栽培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合理的密度控制原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株行距有助于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并减少病虫害传播几率。同时还应注意适时灌溉施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并根据实际情况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抗逆能力。
病虫害防治
针对白花菜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标准建议采取综合防控策略。包括物理防治(如设置防虫网)、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降低损失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收获与储藏
最后,在收获阶段也有一系列要求。当主花球直径达到一定大小时即可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产品质量。采收后的白花菜应及时冷却处理,并存放在通风良好、温度适中的环境中,避免因不当储存导致品质下降。
以上就是对DB34/T 1778-2019《白花菜生产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遵循这些规范能够帮助农户更好地开展白花菜生产活动,从而获得更高产优质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