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光伏发电站环境保护技术监督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光伏发电站的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工作。
Title:Technical Supervision Regul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0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TCET 416-2024《光伏发电站环境保护技术监督规程》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光伏电站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系统性、规范化的指导要求。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生态敏感区光伏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这一条文,对比新旧版本标准的差异,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深入解读。
在2019版的TCET 416中,虽然已明确提出光伏项目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但并未对“生态敏感区”做出明确界定,也未提出具体的评价内容和深度要求。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项目在选址时未能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因素,甚至出现占用湿地、林地等生态脆弱区域的情况,引发环保争议。
而2024版标准则对此进行了大幅强化。其中第5.3条明确规定:“位于生态敏感区内的光伏项目,应开展专项环境影响评价,并重点分析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此外,标准还细化了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利用变化、水土流失、动植物栖息地破坏、景观影响等方面,并要求评价报告中必须包含生态保护措施及恢复方案。
这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明确了“生态敏感区”的概念,为项目选址提供了清晰的依据。其次,通过专项环评的强制要求,能够有效避免因盲目开发而导致的生态破坏。再次,对评价内容的细化,有助于提升环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提前开展生态调查,掌握拟建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二是要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专项环评,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三是要在项目规划阶段就纳入生态保护理念,如采用柔性支架、减少地面硬化面积、保留原有植被等措施,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TCET 416-2024对生态敏感区光伏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进行了实质性提升,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标准要求,切实履行环保责任,推动光伏发电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