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Provincial Wetland Park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035-2017安徽省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规范》是指导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看选址要求。该标准规定湿地公园应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湿地生态系统区域,面积一般不低于20公顷。这主要是为了确保公园能够充分体现湿地生态特征,并具备一定的保护和科研价值。
在功能分区方面,标准明确要求将湿地公园划分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三大功能区。其中保育区面积不得低于总面积的60%,以体现优先保护原则。恢复重建区用于受损湿地的修复,合理利用区则开展生态旅游等适度开发活动。
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提出要建立动植物资源档案,定期监测物种变化情况。特别强调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措施,要求设置专门的保护小区或繁殖基地。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标准对游步道、观鸟台、科普教育设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游步道宽度不超过1.5米,坡度不大于12%,尽量采用木栈道形式减少对湿地环境的影响。
此外,标准还对湿地公园的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强调专业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核心内容为湿地公园的科学规划与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实现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