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岳西翠兰茶生产加工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茶园管理、鲜叶采摘、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岳西翠兰茶的生产和加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Yuxi Cuila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岳西翠兰茶是安徽省的名优绿茶之一,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DB34/T 431-2017对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解读。
在原料采摘部分,标准规定采摘时间为每年3月中旬至5月上旬,以清明节前后为最佳时期。要求采摘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的鲜叶作为原料,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的茶叶嫩度适中,富含氨基酸和芳香物质,能够保证成品茶的品质。同时,采摘时应做到“三不采”,即不采雨水叶、不采露水叶、不采紫色芽叶,以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和纯净度。
在摊放环节,标准指出摊放场地需清洁卫生,摊放厚度控制在3厘米左右,时间一般为4到6小时。摊放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风吹,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能过于干燥。这样做是为了让鲜叶适度失水,散发青草气,促进内含物质转化,为后续杀青工序做好准备。
杀青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步骤。标准要求锅温控制在180℃~220℃之间,投叶量根据锅体大小调整,以保证杀青均匀。杀青时间约为3分钟~5分钟,以鲜叶失去光泽、叶质变软、青气消失、略显茶香为标准。杀青过程中要不断翻炒,使茶叶受热均匀,防止出现焦边或断碎现象。
揉捻部分强调采用轻-重-轻的方式操作,压力由轻到重逐渐增加,再逐渐减轻,这样可以有效塑造茶叶条索紧结的外形。揉捻时间通常为15分钟~20分钟,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揉捻力度和时间,确保茶叶细胞破损率达到70%以上,以便于后续冲泡时有效释放香气和滋味。
干燥工序分为初烘和足干两个阶段。初烘温度设定在90℃~110℃,时间约15分钟~20分钟,目的是蒸发水分,初步固定形状。足干则需将温度降至70℃~80℃,持续约30分钟~40分钟,直至茶叶含水量降至6%以下,达到安全储存的标准。在整个干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避免高温导致茶叶色泽劣变或香气损失。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4/T 431-2017标准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制作都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范,旨在保障岳西翠兰茶的独特风味和优良品质。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要求,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名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