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梨省力化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梨的省力化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abor-saving Cultivation of Pea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010-2017梨省力化栽培技术规程》是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品种选择上,该标准明确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的优良品种。例如,“早酥”、“翠冠”等品种因其生长势强、结果早、产量高等特点被推荐使用。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病虫害防治的工作量,还能保证果实品质和产量稳定。
关于栽植密度,标准建议采用行距为4米至5米,株距为2米至3米的配置方式。这样的布局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同时便于机械化操作如施肥、喷药等作业,从而减轻人工负担。
施肥管理方面,强调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每年至少施一次基肥,并结合追肥及时补充养分。此外,提倡使用有机肥料与化肥相结合的方法,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树体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是本规程的重点之一。标准提出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修剪枝条、清除杂草等物理方法;同时推广生物农药的应用,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对于已经发生的病虫害问题,则需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治疗。
灌溉排水同样不容忽视。标准指出,在干旱季节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而在雨季则要注意开挖排水沟渠防止积水造成根系腐烂。另外,还鼓励采用滴灌或微喷灌等节水型灌溉系统来节约水资源并提高灌溉效果。
以上就是对《DB34/T 3010-2017梨省力化栽培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所做的简要说明。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果农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技术规范,实现梨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