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笼养蛋鸭场的场址选择与布局、鸭舍建筑、设备设施、品种选择、饲料与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及记录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笼养蛋鸭的饲养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ge-rearing Egg Duck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008-2017《笼养蛋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笼养蛋鸭的饲养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设施
标准要求饲养场地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远离工业污染源和生活区。场区内应配备完善的供水、供电系统以及粪便处理设施。此外,笼舍的设计应考虑到通风、采光和保温性能,确保蛋鸭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生长。
饲料与营养
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蛋鸭的健康和产蛋量。标准建议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并根据蛋鸭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配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需保持在16%-18%之间,同时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以满足蛋鸭日常代谢需求。
卫生防疫
卫生防疫是保障蛋鸭健康的关键环节。标准强调定期对笼舍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在换季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疾病传播。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按照免疫程序及时为蛋鸭接种相关疫苗。此外,还应注意观察蛋鸭的行为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治疗。
环境控制
适宜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蛋鸭的生产性能。标准规定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则要加强降温措施。湿度控制也很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蛋鸭的舒适度。合理的光照时间可以促进蛋鸭的产蛋,通常每天提供14-16小时的人工光源即可。
通过遵循这些条文,养殖户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经营笼养蛋鸭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