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麦套西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麦套西瓜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heat-Interplanted Watermel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005-2017《麦套西瓜栽培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麦套西瓜的栽培技术流程,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江淮流域麦套西瓜的栽培。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地域适用性,确保了技术措施与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相适应。
2. 栽培模式
推荐采用“小麦—西瓜”一年两熟栽培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复种指数,小麦收获后立即种植西瓜,避免了闲置期。
3. 品种选择
应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例如,早熟品种如‘早春红玉’适合早播,而中晚熟品种如‘京欣一号’则适合稍晚播种。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西瓜的生长周期和经济效益。
4. 播种时间
小麦收获前10-15天播种西瓜种子。这一时间点的选择考虑到了西瓜的生长时间需求,确保西瓜在小麦收获后能迅速进入快速生长期。
5. 土壤准备
要求土壤深耕细耙,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确保土壤肥力充足,满足西瓜生长的需求。
6. 种植密度
每亩种植约800-1000株西瓜苗。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有效利用光照和空间,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7. 病虫害防治
提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西瓜安全。
8. 收获标准
西瓜果实表面花纹清晰,果皮光滑,手感坚实即可采收。这一标准有助于判断西瓜是否达到最佳食用状态,提升市场竞争力。
以上条文从栽培模式到具体管理措施,全面覆盖了麦套西瓜栽培的关键环节,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