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的总体要求、监测系统、预警系统、群测群防体系、数据整编与分析、设备维护、人员培训及应急演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运行维护工作。
Title:Regulations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Non-structural Measures for Flood Disaster Preven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924-2017《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规程》是安徽省针对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总则
标准开篇明确了适用范围和目的,规定了本规程适用于安徽省内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强调了通过规范化的运行维护工作,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在发生山洪灾害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发出预警信息,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术语和定义
对“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非工程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监测预警系统、群测群防体系、应急预案等内容。这部分内容为后续具体条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基础设施维护
对于雨量站、水位站等监测站点的维护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确保数据采集传输无误;对于损坏或故障的设备应及时维修更换,并做好记录。此外还特别提到,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应增加巡查频次,以保障设施安全。
软件系统维护
针对软件系统的维护也做出了具体指导,如定期更新数据库信息,保证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丢失;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修复并通知相关人员。同时建议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安全。
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至关重要。当收到暴雨预报或实际降雨达到警戒值时,各级部门需按照预案迅速行动。这不仅涉及到技术层面的操作,还包括组织协调、信息发布等多个环节。标准中详细描述了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及其职责分工。
监督考核
最后强调了监督考核的重要性。要求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定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通过有效的监督考核手段可以促使各责任单位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以上就是对DB34/T 2924-2017《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