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鳖菜共作的场地选择、设施建造、种苗选择与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鳖菜共作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ft-shelled Turtle and Vegetable Co-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899-2017《鳖菜共作操作规程》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主要规范了鳖菜共作模式下的生产操作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环境选择与准备
- 标准要求养殖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水质良好且无污染的地方。土壤类型以壤土或沙壤土为佳。
- 养殖池塘的设计需考虑鳖和蔬菜的不同生长需求,通常采用分层设计,上层种植蔬菜,下层进行鳖类养殖。
2. 鳖种放养
- 放养前要对鳖种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健康无病害。
- 放养密度根据鳖的品种、规格及池塘条件确定,一般每亩放养幼鳖500至800只。
3. 饲料投喂
- 鳖的饲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豆饼等以及植物性饲料如玉米、小麦等。
- 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情况、水质状况以及鳖的摄食情况灵活调整,通常每天投喂两次,早晚各一次。
4. 水质管理
-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含量等,确保水质符合鳖和蔬菜的生长需求。
- 定期换水,保持池塘水体清洁,避免因水质恶化导致疾病发生。
5. 病害防治
-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消毒池塘,使用生石灰或其他环保型药物进行预防。
- 发现病害时应及时隔离患病个体,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扩散。
6. 收获与销售
- 鳖的捕捞应在适宜季节进行,通常选择在秋季或冬季。
- 蔬菜的采收则依据其种类和生长周期决定,确保产品达到最佳品质后再上市销售。
通过遵循这些详细的规程,可以有效提高鳖菜共作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