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中数据接口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ata Interface of Main and Branch Public Libra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837-2017《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数据接口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中各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数据格式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数据交换应采用XML格式,并且每个数据包都需包含一个根元素。例如,根元素可以命名为“LibraryData”,它作为整个数据包的起始点和结束点。这种结构化的方式有助于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数据元字段定义
在标准中,对于每一种需要交换的数据类型,都详细定义了其对应的字段名称、数据类型以及长度限制。比如,“读者信息”这一类别的数据可能包括姓名(String类型,最大长度为50)、身份证号(String类型,固定长度为18)等字段。这些具体的规定保证了不同图书馆系统之间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彼此发送的信息内容。
安全性要求
为了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标准提出了加密传输的要求。所有敏感信息如密码或个人隐私数据,在传输前必须经过适当的加密处理。此外,还建议使用HTTPS协议来建立安全连接,以防止数据被非法截获或篡改。
错误处理机制
当发生数据传输错误时,接收方应当及时反馈错误报告给发送方。报告中至少要包含错误类型、发生位置及可能的原因等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双方快速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示例场景分析
假设某市图书馆总馆希望将其下属分馆的借阅记录同步到中央数据库中。根据本标准的要求,首先需要构建符合规定的XML数据包,然后通过HTTPS通道将此数据包发送至指定服务器地址。一旦接收到回复,如果一切正常,则继续执行下一步操作;若存在任何异常情况,则依据返回的具体错误信息进行排查修复。
以上就是对DB34/T 2837-2017《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数据接口规范》中关键部分所做的深入解析。遵循该标准不仅有利于促进各图书馆间的信息互通,还能有效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现代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