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企业专利密集型产品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评价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各类企业对其专利密集型产品的自我评价,也可为第三方机构开展相关评价提供参考。
Title:Enterprise Patent-intensive Product Evalua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PPAC 402-2022《企业专利密集型产品评价方法》相较于2018年版,在指标体系和评估流程上进行了显著优化。其中,“技术贡献度”这一核心指标的变化尤为值得关注。
在旧版标准中,“技术贡献度”主要依据专利数量和技术领域分布来衡量,但这种方式容易导致高专利量却低质量的情况被误判为高水平的技术贡献。新版标准对此作出了改进,增加了“专利质量评分”这一细分项,并引入了“专利引用强度”作为关键考量因素。
具体来说,“专利引用强度”是指该专利被其他技术文档引用的频次与深度。一个高引用强度的专利通常意味着其技术方案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能够对相关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新版标准要求企业在计算技术贡献度时,需对所有涉及产品的专利逐一进行引用分析,将每件专利的引用次数、引用层级及引用领域等因素量化赋分后加总得出最终得分。
以某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为例,其产品线中有一款新型处理器芯片。根据旧版标准,仅凭该芯片申请了数十项专利这一点,就可能获得较高技术贡献度评分。但在新版标准下,企业需要进一步收集这些专利被学术论文、行业标准以及竞争对手产品所引用的数据。假设其中几项核心专利被国际顶级期刊多次引用,并且还被直接应用于多个同类产品的设计之中,则这些专利将获得更高的质量评分,从而大幅提升整个产品的技术贡献度评级。
这种变化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专利的实际应用效果而非单纯的数量积累,有助于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同时,也提醒企业在进行专利布局时,不仅要关注专利申请的数量,更要重视专利的技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