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口丹参生产过程中良好农业规范的操作要求,包括产地环境、种苗选择与培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出口丹参的种植、管理和加工企业或合作社。
Title: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Export Danshen Operation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东省地方标准《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丹参操作指南》(DB37/T 3615-2019)为丹参种植提供了全面的管理指导。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在“4.1选址与基础设施”中,要求种植基地应远离污染源,如工业区、垃圾场等,并且土壤质量需符合GB 15618的规定。这表明种植环境必须清洁无害,确保不会对丹参品质造成负面影响。
“4.2种子种苗”部分强调使用经过认证的优质种子或种苗,且需进行病虫害检疫。这意味着在源头上控制了品种纯度和健康状况,有助于提高产量并减少后期管理难度。
对于肥料使用,“5.1施肥”明确规定优先采用有机肥,并限制化学氮肥用量。同时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实现养分平衡供应。这种做法既保护了土壤结构又能提升药材品质。
病虫害防治方面,“5.2病虫害综合防治”提出采取物理、生物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理。例如设置诱捕器捕捉害虫或者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虫害数量。这种方法不仅有效还减少了农药残留风险。
收获环节,“6.1采收”指出根据丹参生长周期确定最佳采收时间,并注意避免损伤根部。此外还建议记录每次采收的信息以便追溯。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一部分精华所在,实际操作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总之,《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丹参操作指南》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