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单环刺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单环刺螠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生物,其苗种培育对于推动海水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3602-2019《单环刺螠 苗种》为规范单环刺螠苗种的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单环刺螠”是指隶属于螠目、螠科、沙蚕属的一种海洋底栖生物,并且规定了“苗种”是指用于养殖或移植的单环刺螠幼体。这一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基本的概念框架。
其次,在质量要求中,标准提出了苗种的规格指标。例如,苗种的平均体长应不低于2cm,个体均匀度系数不大于20%。这些具体数值有助于生产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质量判断标准,从而保证苗种的生长性能和成活率。
再者,关于检验方法,标准详细描述了如何测量苗种的体长以及计算个体均匀度系数的方法。通过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每尾苗种的体长,并按照公式计算均匀度系数,可以科学评估苗种的质量状况。
最后,标准还强调了运输与存放的要求,包括适宜的温度范围(通常保持在10℃至15℃之间),以及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等注意事项。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失,提高苗种到达目的地后的存活可能性。
综上所述,DB37/T 3602-2019《单环刺螠 苗种》不仅规定了单环刺螠苗种的基本质量要求,还提供了具体的检测方法和管理建议,对于促进该物种的人工繁殖及规模化养殖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