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所需的基础数据元的定义、表示格式和编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设计、开发、实施和应用。
Title:Basic Education Management Service Platform - Part 2: Basic Data El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600.2-2019 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第2部分:基础数据元》是一项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中使用的基础数据元及其相关属性。以下是对该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的详细解读:
数据元标识符
数据元标识符是每个数据元的唯一标识,用于确保数据元在系统中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标准中要求数据元标识符应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并且长度不得超过50个字符。这一要求有助于统一数据元的命名规则,避免因命名不规范而导致的数据混乱。
数据元名称
数据元名称是对数据元内容的高度概括,要求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数据元的核心含义。例如,“学生基本信息”这样的名称清晰地表明了该数据元所包含的内容。标准还强调数据元名称不应重复,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数据元定义
数据元定义是对数据元内容的详细描述,必须明确、具体且无歧义。例如,“学生基本信息”可以定义为“记录学生个人情况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这种详细的定义有助于使用者正确理解并使用数据元,从而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数据类型
数据元的数据类型决定了数据元可以存储或传输的数据格式。标准中列出了多种常见的数据类型,如字符串、整数、浮点数、日期时间等。例如,“学号”通常被定义为字符串类型,“年龄”则可能是整数类型。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不仅能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还能减少错误的发生。
数据长度
数据长度指定了数据元允许的最大字符数量。例如,“姓名”字段可能设定为不超过20个字符,“地址”字段则可能放宽到50个字符。合理设置数据长度可以在保证信息完整性的前提下优化存储空间,同时防止因输入过长导致的系统异常。
数据值域
数据值域定义了数据元允许取值的范围。例如,“性别”字段的值域可以限定为“男”、“女”两个选项;“年级”字段则可能限定为1至12之间的整数。明确的数据值域能够有效控制数据质量,减少无效或错误数据的录入。
数据元关系
数据元关系描述了不同数据元之间的逻辑联系。例如,“学生基本信息”与“成绩信息”之间存在关联,通过学生的唯一标识符(如学号)可以将两者连接起来。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有效整合与利用。
以上是对《DB37/T 3600.2-2019 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第2部分:基础数据元》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标准要求,对于保障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数据质量和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