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组织与实施、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监测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mergenc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Sudden Environmental Incid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599-201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指南》是山东省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首先,关于监测方案的制定。标准要求在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当包括监测点位布设、监测项目确定、采样频次安排等内容。例如,对于水体污染事件,需要根据污染物可能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在上游、下游以及受影响区域合理设置监测断面,并且要考虑到水文条件的变化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其次,关于监测设备与方法的选择。标准强调了使用经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的仪器设备的重要性,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指出,应优先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或行业标准方法进行分析测定,当没有相应标准时可选用国际通用方法或者经验证的方法,并且要记录所用方法的具体来源及适用范围。
再者,关于样品采集与保存。标准规定了不同介质(如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等)样品的采集程序和技术要求。比如,在采集地表水样品时要注意避开湍流区以获得代表性样本;对于易挥发性物质则需采取密封措施防止损失。此外还特别提到,所有样品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方式妥善保存并在有效期内完成检测。
最后,关于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标准明确了数据处理流程,包括数据审核、校正、统计分析等环节。并且要求最终形成的监测报告应包含基本信息、监测结果概述、趋势分析等内容,以便为后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这些条文不仅体现了山东省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方面的具体做法,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