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中数据共享的总体要求、数据资源目录、数据交换与共享、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以及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相关的设计、开发、实施和管理。
Title:Basic Education Management Service Platform - Part 3: Data Sha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600.3-2019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第3部分:数据共享》是由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起草的一项地方标准,于2019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中数据共享的技术要求、数据交换格式以及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内容,旨在规范和指导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工作,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以下是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4.1 数据分类与分级
这一部分明确了数据的分类和分级原则。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数据被分为学生信息、教师信息、学校信息、教学资源信息等几大类,并按照敏感程度划分为不同级别。例如,学生的个人隐私信息属于最高级别,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安全措施来保护。通过这样的分类分级,可以确保不同类型的教育数据在共享过程中得到适当的管理和保护,避免不必要的泄露风险。
5.2 数据交换格式
本条文对数据交换所采用的格式进行了具体说明。推荐使用XML或JSON作为主要的数据交换格式,这两种格式因其结构清晰、易于解析而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领域。此外,还要求所有数据在交换时必须符合UTF-8编码标准,以保证跨平台兼容性。对于复杂的数据结构,建议采用层次化设计,便于后续处理和分析。
6.1 数据安全要求
数据安全是数据共享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标准提出了多个层面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认证机制、访问控制策略以及加密技术的应用。其中特别强调了对敏感数据的加密存储与传输,要求所有涉及敏感信息的操作都需经过授权,并记录操作日志以便审计追踪。这些措施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数据共享环境,增强用户对系统的信任感。
7.3 数据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共享数据的质量,标准还设定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流程。这包括数据采集前的预处理、数据清洗以及定期的数据校验等步骤。数据提供方应当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管理机制,确保所提供的数据准确无误且及时更新。同时,接收方也应具备一定的验证能力,能够在接收到数据后对其进行初步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给提供方予以修正。
以上只是标准部分内容的一个简要概述,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深入研究各项条款的具体含义及执行细节。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DB37/T 3600.3-2019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第3部分:数据共享》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