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乡村电力建设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内容要求和技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乡村电力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Title:Rural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 Part 1: Guidelines for Planning Compil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F03
国际标准分类号:29.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593.1-2019《乡村电力建设 第1部分:规划编制指南》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为乡村电力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总则
标准首先明确了编制乡村电力建设规划的目的在于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同时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规划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遵循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原则。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 科学性:强调规划需基于详实的数据调查与分析,确保方案具有科学依据。
- 前瞻性:考虑到未来10至20年内的电力负荷增长趋势和技术进步。
- 经济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投资成本,避免浪费资源。
- 安全性: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减少故障发生率。
负荷预测
负荷预测是规划编制的核心环节之一。标准建议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预测,如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等,并特别指出要充分考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用电量的影响。
网络布局
关于网络布局,标准提出应形成以变电站为中心、覆盖整个区域的放射状结构,尽量缩短供电半径,降低线路损耗。此外,还应预留足够的备用容量以应对突发情况。
设备选型
对于变压器的选择,标准推荐优先选用高效节能型产品,不仅能够降低长期运营成本,也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还需根据实际负荷大小选择合适的型号规格。
施工管理
施工阶段同样被纳入规范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材料质量检验以及竣工验收程序等内容。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到最终工程质量的好坏。
运行维护
最后,在运行维护方面,标准强调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设备检查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确保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以上就是对DB37/T 3593.1-2019部分内容较为详细的解读。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重要的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