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固体电解质铝电容器绿色设计产品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及评价报告。本文件适用于非固体电解质铝电容器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Design Product Evaluation - Non-solid Electrolyte Aluminum Capacit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HPAE 0030-2024《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非固体电解质铝电容器》中,与旧版相比,新增了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评估要求。这一变化对企业实施绿色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以\"非固体电解质铝电容器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计算方法\"为例进行解读。新版标准明确了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使用到废弃处理四个阶段的碳排放计算公式和数据来源。
首先,在原材料获取阶段,需要统计铝矿开采、精炼过程中直接消耗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并结合运输距离和方式折算间接排放。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收集上游供应商的能耗数据。
其次,生产制造阶段的碳足迹包括生产设备运行、工艺过程排放等。企业需安装能源监测设备,定期记录主要耗能设备的用电量,并采用权威机构发布的行业平均能耗水平作为基准值。
在使用阶段,虽然非固体电解质铝电容器本身的能耗较低,但仍需考虑产品在整个系统中的效率提升带来的间接减排效果。例如,通过提高电容器的耐压性能,可以减少电路中其他元件的数量,从而降低整体系统的能量损耗。
最后,在废弃处理阶段,应优先选择资源化回收的方式,如铝材再生利用,其碳足迹远低于原生材料生产。对于无法再利用的部分,需按照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规定妥善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各阶段的数据采集体系,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同时,还可以将碳足迹信息纳入产品标签或说明书,向消费者传递环保理念,增强品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