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民政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建设、管理、仓储、调拨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级民政部门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Civil Affairs Disaster Relief Material Reserve Warehouses in Shandong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A4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140-2018《山东省民政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规范》是指导山东省内各级民政部门建设和管理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重要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第4章 基本要求
# 4.1 地理位置选择
标准规定储备库应选址于交通便利、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生产或储存区域的地方。这一要求旨在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并保障人员安全。例如,若储备库靠近危险品仓库,在发生事故时可能会影响救援物资的安全转移和发放效率。
# 4.2 设施设备配置
明确指出储备库需配备必要的装卸、运输工具以及温湿度控制等设施。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日常管理和维护的需求,也是为了在灾害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开展工作。比如,适当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可以防止某些特定类型的救灾物资(如食品、药品)因环境条件不佳而变质。
第5章 物资入库管理
# 5.1 入库验收
强调了对每批进入储备库的救灾物资都必须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包括但不限于数量核对、质量检验等方面。只有通过验收的物资才能正式入库。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库存物资的质量可靠性和数量准确性,避免因错误导致后续使用中的问题。
第6章 物资存储管理
# 6.1 分类存放
要求根据物资的不同性质将其分类存放,并且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对于易损物品应当轻拿轻放;对于需要特殊保存条件的物资则需按照规定妥善保管。这种做法有助于延长物资使用寿命,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第7章 物资出库管理
# 7.1 出库流程
详细描述了从申请到实际发放整个过程的操作步骤。其中包括审核批准程序、领用人签字确认等内容。通过规范化的流程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失误带来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追踪物资流向,便于事后审计核查。
以上只是对部分核心内容进行了概述性解释,实际上整个标准涵盖了更多细节方面的规定。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具体问题也可以继续探讨交流。